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25节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三六九龄加书签

不是饿死就是被别的猛禽吃掉,都是个死。

卫景英这会儿从它手里接过来道:“要不带回去给治个伤养几个月再放回去?”等长大了不靠母雕也能活下来。

袁头儿将金雕丢给了卫景英:“拿去。”

卫景英将鱼叉从金雕的双翅取出来的时候,它恶狠狠地一个回钩,险些把他的手臂抓烂,却被他捏住爪子制服动弹不得:“看我以后怎么熬你。”

他的语气可比金雕凶狠多了。

说完提着金雕走到岸上,将衣服拧成绳,结结实实捆住金雕扔草地上了。

直到他们玩尽兴了,才提着小金雕往家里走。

晚上睡觉前卫景平盘点:他们出去玩了一趟水,回来以后家里就多了一只小金雕。不过有什么办法呢,上林县总没有动物园之类地方的可以送养吧,能叫小东西先活着就行。

他给它起了个名字叫“金灿灿”,当时那小金雕乜了它一眼,可能嫌难听。

不过卫景平没有饲弄的心思,那天他回来就找孟氏问了问,请她打听个靠谱的大夫,有机会了去给姚疯子瞧瞧,看看那疯病还有没有办法治好。

孟氏答应他四处给问一问。

眨眼到了六月初一,是他到白鹭书院去报到念书的日子,早晨天才蒙蒙亮,卫家已经开始热闹上了。

卫长海从外面买了丰盛的早餐,把在上林县的同袍和卫长河一家请来吃饭,阵仗很大,让卫景平不由得担忧是不是待会儿这么多人都要一路把他送进白鹭书院。

卫景平心情复杂,说不清是惆怅还是单纯的对于早起的怨念,闭着眼睛往刘婆子给他端进来的清水里扎。井水冰凉,炸得他瞬间没了睡意,他洗了把脸,忽然想起:“家里有擦牙粉吗?”

大徽朝的人已经很讲究了,洗面的胰子,洗澡的澡豆,刷牙的擦牙粉,应有尽有。只是卫家这样的武官之家,生活的糙,他来这里一年了都只是用不知道什么草药配制的漱口水漱口完事,没正经刷过牙,他总觉得不够干净。

“我给你买了。”卫景英道。

说完,拿了一盒擦牙粉递给他。

“谢谢二哥。”卫景平道。

他刚穿过来那会儿不过无意中问了一嘴,没想到他他二哥卫景英居然记心里去了,一有钱就立刻给他买回来了。

两家人围着桌子吃了早餐,除去他二婶子苏氏脸色有些不太好之外,其他人都高兴得跟过年似的,直拿眼睛去看卫景平,不停地给他面前挪吃的东西,弄得他哭笑不得:“过了晌午就放学了。”

他又不是不回家了。

“书院里歇晌吗?”卫长河问:“是不是还得准备一床被褥?”

“这……”他们谁都没进过学堂,齐齐愣在那里。

卫景平搁下筷子笑了:“去了就知道了,要的话明日一早带过去。”

卫长海拿筷子敲了敲卫长河,道:“他叔,咱俩送他过去?”

这可是卫家光耀门楣的大事,他们兄弟俩得出面。

“急什么,”卫长河指着一碟子卤鹌鹑蛋道:“平哥儿多吃点东西再出门。”

卫景平:“……”

他快招架不住老卫家的气氛组了。

后来怕迟到,卫长海急吼吼催着他出门,两个大男人脚下生风,三五步就把卫景平给抱到白鹭书院门口了。

书院坐落在上林县闹中取静的东北角上,占地面积很大,猛一看似乎创立书院的人在县东北角跑马圈了个山头似的。

从书院的大门拾级而上,能看见山峰回合,苍松翠竹掩映,院中白墙灰瓦,亭台阁楼雅致大气,里面处处都能遇到古树参天,两侧的走廊里镶嵌着不少前朝的石碑,体型十分巨大,上面的字迹清晰,保存的十分完整,行在绿林掩映之中,一方清幽寂静将书院衬托得仿佛俗世之外的圣地,令人心旷神怡。

据说这些刻着四书五经的石碑是顾世安当年兴建白鹭书院的时候,花大家钱请书法名家写的字拓在上面的,可见当时他作为书院的气氛组组长有多努力。

来迎他入院的是顾世安的书童,顾小安:“卫四公子,请跟我来吧。”

卫景平跟着他往书院里面走,正东方一角处的三间瓦房,大概是顾世安的住处和办公处,外头由一圈篱笆围起来,上面缀满了蔷薇花。

顾世安有些随意地坐在太师椅上,轻轻瞟了卫景平一眼:“来的挺早。”

卫景平长揖一礼,蹩脚地道:“见过顾先生。”

顾世安看着自己一年花12两银子“请”进来的学生,笑得跟老父亲似的:“你跟我不必拘谨。”

卫景平:“……”

“想过进了书院是来做什么的吗?”顾世安问。

卫景平:“……”

当然是来念书考科举的,不然呢。

“考童生,当秀才,中举人……”这么答能让顾世安满意吗。

不,大概只会让他嗤笑。

卫景平苦苦思索,想了个高级的答法:“《礼记》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1’,”,《礼记·大学》开篇的“明德、亲民、至于至善”和“修、齐、治、平”的思想,几乎是儒学所要求的读书人的标准理想,这么答应该没大错吧:“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2”

“学生,为‘近道’而来。”他大声道。

顾世安想打嗝没打出来,噎了一下:“那你怎么‘近道’,说来我听听。”

卫景平:“……”

这就有点故意为难他的意思了啊,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大书迷【dashumi.com】第一时间更新《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书迷只为原作者三六九龄的小说《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六九龄并收藏《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最新章节。
湛二姑娘的幸福生活
湛二姑娘的幸福生活

湛二姑娘出身于一般官宦之家,但是耐不住有个当娘娘的姐姐,一家自此得道升天举家扎根在了大周帝都。好在爹娘给力,哥哥也厉害,家族地位稳步上升!她自己更是凭着细致体贴,聪慧能干俘获了一个天之骄子的心,让他认定了非她不可!祁王给我做个荷包。湛允好!祁王给我做件袍子。湛允好!祁王给我做盘点心。湛允好!祁王给我生个孩子。湛允你确定只要一个???这就是一个美貌姑娘凭着生活智慧赢取幸福生活的故事!本文甜宠文属性,

温一言连载31万字

绍宋
绍宋

绍者,一曰继;二曰导。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旋即,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继承宋统,改元建炎。然而,三个月内,李纲罢相,陈东被杀,岳...

榴弹怕水连载417万字

寒门枭龙
寒门枭龙

江潮刚穿越古代,发现前身是个好吃懒做的主,家里还有一对苦命姐妹。眼看断粮要饿死,江潮只能做个勤劳的小蜜蜂。却不想日子有点盼头,土匪又上门了。都不想我活是吧?那我就先弄死你,我可是全能特工,先弄几颗土雷轰你娘的。土雷不怕?枪怕不怕?要不就搞几门炮炸你玩玩!没事,数理化哥全能。你来再多,有的是办法对付你。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从乡野到朝堂,江潮靠着领先这个时代千年的知识,竟渐渐握住了这个强盛王朝的

登临九霄连载78万字

抗日之父子上阵
抗日之父子上阵

李阳,八年老兵,在退伍那天晚上因为不舍喝多了酒,没想到居然穿越到1937年的八路军386旅一个连队的战士身上,而且这个战士还是傻子。不过李阳很快展现出了他超人的军事素养,三百米开外的鬼子,一枪狙杀,拼刺刀他一个人能挑死三个鬼子。部队缺乏粮食,他就独自去端掉了鬼子的一个炮楼,然后带着粮食和武器回来,结果被便宜老爹连长一顿毒打。部队缺钱,李阳又独自去城里抢鬼子的有钱人......部队缺武器,李阳就悄悄

扫天狂人连载652万字

绝色皇后的贴身假太监
绝色皇后的贴身假太监

“假太监?呵!皇宫里只有一个男人,其他的都是太监。”“我就是那个男人。”“假太监,你有女人吗?”“我有皇后。”“公主,贵妃,女将等经常找我。”“你不怕砍头吗?”“我有霸王神功。”石毅也很无奈,这些都是从冷宫皇后交易开始的......

小萌驹连载355万字

穿成武官之子的科举路
穿成武官之子的科举路

【本文将于10月26日周三入V,届时三更,请大家继续支持。】卫景平穿越了,穿成了一个卸甲的从七品武官之家的老来子。他上面有三个亲哥哥,大哥擅射,一把弯弓百步穿杨,吓得山里的大雕连夜叼着崽儿搬家......

三六九龄言情连载

穿成捕头之子的科举路
穿成捕头之子的科举路

简介:成长·逆袭征文“逆流而上,鱼跃龙门”参赛理由:男主刻苦学习,科举入仕,步步为营,逐渐走上人生巅峰。文案如下:沈持胎穿到大弘朝的没玉村,爹是县衙小吏,俸禄低但凑合咸鱼。然而在乡野间......

三六九龄言情连载

士族之女的种田青云路
士族之女的种田青云路

专栏有完结文《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预收文《东宫小女官》,蟹蟹关注~胎穿成高门贵女,孟令姜在富贵窝里长到十五岁时,北方战乱不休,孟氏举家迁往江南。离开京城后没了家产傍身,娘亲又病弱,仅靠着府中青黄不接的月例银子过活,很是艰难。望着沃野千里的江南,想着后世这片土地上的繁华,孟令姜给自己拿了个种田的剧本,哐哐开荒种地,稻麦兼作,推广牛耕,改良水车,疏通水利,制糖养猪……最喜欢的莫过于五谷丰登猪壮禽肥。

三六九龄言情连载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简介:沈持胎穿到大弘朝的没玉村,爹是县衙小吏,俸禄低但凑合咸鱼。然而在乡野间皮到六岁时,他娘告诉他,在京城有个跟他订了娃娃亲的未婚妻。他娘还说,未婚妻家里是当朝四世三公的侯门......

三六九龄言情连载

[历史]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勤奋的徐三少
[历史]大明风流隔壁小王本尊
[历史]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三六九龄
[历史]乱世种田日常小乔且中路
[历史]倒拔三国神枪帅飞侠
[历史]我在异世界召唤彐衵
[历史]大唐小说家烟雨江南醉成风
[历史]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我爱吃大肘子
[历史]带着美女闯三国无名老僧
[历史]金玉满唐十年卧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