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13节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三六九龄加书签

天才一秒记住【大书迷】地址:dashumi.com

只要你想,识字的机会到处都有的。他在心里说道。

“对了老四,姓宋的溜之前说的‘一一什么言,巧舌什么簧’,是什么意思?”卫景川插了一句话。

“‘蛇蛇硕言’就是讲一个人会说大话,好吹牛的意思。”卫景平解释道。

卫景英和卫景川二人齐刷刷看着卫景平:“老四,你的学问都是从哪儿学来的?”

老四整天呆在家里,从某一日开始好像突然就装了满肚子学问,这也太匪夷所思了吧。

卫景平:“……”

这要他怎么解释。

“天天跟着娘上街听书,有时候也会跟着书摊的掌柜认几个字。”卫景平天马行空地编起了瞎话。

“老四你真聪明。”卫景英神经大条没有细究,对这个半年前还发誓再也不跟他说话的幼弟不吝夸赞。“聪明。”卫景川也语气夸张地跟着说了一句。

卫景平摇摇头,带着比他们两个多活一辈子的沧桑说道:“我练不好武艺,老天总要给留一碗饭吃的。”

“这一碗饭就是‘识字’?”卫景川问。

今天他说话意外地流畅,不结巴。

“光识字还不够,”卫景英皱着眉心:“老四,要吃这碗饭得当文官,文官呢是靠考秀才中举人才能当上的,要考秀才得先上学。”

卫景平:“二哥,我知道。”

“二哥,那咱们回家跟爹和娘说,”卫景川憨憨地道:“送老四进……进书院念书呗。”

连他也迟钝地感觉到老四卫景平是个读书的料子。

卫景英背着手,老成地叹了口气:“得大哥考完武举了。”

只有卫景明考中武举后回来谋个差事,说了亲,家里才能宽裕些把钱省出送卫景平进书院念书。

卫景平一路都没说话,离开白鹭书院的时候,他回头深深地看了一眼朴雅的大门,心中波涛翻涌,甚是向往。

白鹭书院修竹亭。

亭子临水,白鹭书院的院长顾世安穿一袭月白长衫,坐在水边一拉钓鱼杆,悠闲地看着上钩的鱼儿在空中扑棱,笑道:“走了。”

他的书童顾小安一边收拾渔具一边说道:“先生,下学期您又得忙活起来了,光是昨天就递过来五六份名帖,竟有邻县的乡绅要把自家儿子送咱们书院念书的之子……”

“忙些才好,”顾世安道:“学生多了才热闹,书院才有名气。”

也才能有银子啊。

“先生,你说,咱们书院什么时候才能遇到能让您破例不收束脩的学生呢?”顾小安不知想到了什么,忽然问。

“不好说啊,也许一直遇不到,也许很快就遇到了呢。”顾世安敷衍地道。

能让他破例的学生?呵,大概整个上林县都翻不出来吧。当初定下的凭资质收束脩的规矩,不过是为了多收笨蛋纨绔几两银子,哪里真想过破例这事呢。

“哦。”顾小安歪了歪头。

“走了。”顾世安道。

路边的竹藤长椅上,两个穿竹青色长衫的学生远远看见宋玉临走过去,转头凑近对方交头接耳:“……卫家兄弟一天书都没念过,吵起架来引经据典,宋大才子招架不住,抬出顾夫子溜回来了……”

作者有话说:

平哥儿:顾夫子你知道我在等你吗?你如果真的在乎我……不对,唱错了重来,你知道我在等你吗?能给免个学费吗?

-------

“蛇(yi)蛇(yi)硕言,巧言如簧。”出自先秦佚名的《巧言》。

第19章粉蒸肉

◎“咕”卫景川的肚子发出一声鸣叫,他抖了抖脸颊的肉肉:“二哥,老◎

“……人外有人哟,咱们往后低调点别自以为读几天书就了不起,还不知怎么就栽阴沟里了……”

“嗯哼”

身后,一声忽然响起的轻咳声让二人打了个激灵,回过头去,穿月白色长衫的男子长身玉立朝他们勾勾手指,饶有兴致地开口问:“潘逍,傅宁,你们在说什么?”

叫潘逍的学生赶紧行礼:“顾夫子。”

傅宁红着脸道:“学生方才在书院外头看热闹,回来后颇有些感悟,就随口和潘兄议论了起来。”

他们倒不是就这就被卫景平的才气给折服了,远远算不上,和宋玉临一样,让他们久久不能平静的,是卫景平“武官之子”的出身,试想,本该是卑微莽夫的人忽然有一天和自诩为士子的他们平视了,那对他们来说该是一件多么惊愕的事情啊。

“哦?”顾世安道:“什么热闹?我方才听见你们说卫家兄弟?”

潘逍和傅宁嫌说起来麻烦,就分角色给顾世安还原了方才卫景英和宋玉临吵架的动作、神情,他们俩模仿的到位,逗得顾世安嘴角都微翘了起来。

头一次见到他笑眯眯的模样,把潘、傅二人惊得鼓起了眼睛。

“卫家的小子?”顾世安本来一笑了之,后来竟鬼使神差地回过脚步来问了一句。

潘逍摇头晃脑地回道:“听说那位略通字句的是卫家的老四,卫景平。”

卫家。

他记得上林县的卫家是个七品的武官之家。只听说过本朝有文官之家不是念书的材料的孩子从武的,还没听说过武官之家的孩子从文的,顾世安不由得好奇起来,这个卫家老四,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转载请注明来源:大书迷dashumi.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书迷只为原作者三六九龄的小说《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六九龄并收藏《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最新章节。
谍影凌云
谍影凌云

一名后世的化妆师,穿越过去,吸收了两个人的记忆。追查日谍,捣毁无数日谍组织,抓捕一名又一名日谍的楚凌云,同时伪装成日本人,深入敌群,套取情报,周旋在日本高层之中。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楚..

罗飞羽全本465万字

豪门哑女重生后,靠玄学风靡豪门圈
豪门哑女重生后,靠玄学风靡豪门圈

【甜宠双洁1V1】【玄学架空】【女主病娇白切黑】【男主偏执】外界传言,轻轻一跺脚,就能让A市天翻地覆的陆七爷,竟然娶了个哑巴当老婆!哑巴怯弱胆小,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哭着要跟陆七爷离婚。所有人都在猜测,她能在陆七爷身边坚持多久。他们等啊等,等到陆七爷开始携爱妻频繁出现在众人面前。总是眉眼阴沉的人,在看向身边女人时,却眼含温情。看着那个容貌精致绝美的陆七太太,众人震惊!原来那位传说中的哑巴,竟然是最近各

七不胖连载78万字

红楼:开局入赘林府
红楼:开局入赘林府

神仙逍遥,不求功名利禄,娇妻儿孙。红尘翻滚一遭,谁又能无欲无求。现代青年重生一世,入红楼成局中人,搅动大势,翻云覆雨,只为求得心安气顺,破得世俗监牢。明暗两道,手段频出,善恶是非由人评,安身立命当吾愿。于国,平乱,除佞,济百姓。于家,遵诺,护妻,散恩情。故事的一切都从与潇湘妃子的一纸婚书说起……【无系统】、【非贾家保姆文】又名:《红楼:林妹妹的软饭,我要硬吃》

唤潮海灵连载22万字

养青梅
养青梅

盛大少从来没骑过竹马,却将他捡回来的小侍女视为自家青梅。他把这颗青梅带回盛家,亲自培养,终于等到青梅养熟这一日。可是,青梅熟了,却要跑了,他怎能甘心?【一句话剧透】元娘“我有个爹,有个娘,还有个爷爷?”三目“本少爷养了十二年的白菜,你说摘就摘?”文思“殿下之命不能违。”杨柳“我一个丰城小丫鬟,怎么就到了京城来呢?”“小聪明”被“大傻子”玩弄的故事!警告cp精明少爷x傻子侍女,傻子。★青梅竹马互相养

谁清浅连载54万字

绝色皇后的贴身假太监
绝色皇后的贴身假太监

“假太监?呵!皇宫里只有一个男人,其他的都是太监。”“我就是那个男人。”“假太监,你有女人吗?”“我有皇后。”“公主,贵妃,女将等经常找我。”“你不怕砍头吗?”“我有霸王神功。”石毅也很无奈,这些都是从冷宫皇后交易开始的......

小萌驹连载355万字

士族之女的种田青云路
士族之女的种田青云路

专栏有完结文《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预收文《东宫小女官》,蟹蟹关注~胎穿成高门贵女,孟令姜在富贵窝里长到十五岁时,北方战乱不休,孟氏举家迁往江南。离开京城后没了家产傍身,娘亲又病弱,仅靠着府中青黄不接的月例银子过活,很是艰难。望着沃野千里的江南,想着后世这片土地上的繁华,孟令姜给自己拿了个种田的剧本,哐哐开荒种地,稻麦兼作,推广牛耕,改良水车,疏通水利,制糖养猪……最喜欢的莫过于五谷丰登猪壮禽肥。

三六九龄言情连载

穿成捕头之子的科举路
穿成捕头之子的科举路

简介:成长·逆袭征文“逆流而上,鱼跃龙门”参赛理由:男主刻苦学习,科举入仕,步步为营,逐渐走上人生巅峰。文案如下:沈持胎穿到大弘朝的没玉村,爹是县衙小吏,俸禄低但凑合咸鱼。然而在乡野间......

三六九龄言情连载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简介:沈持胎穿到大弘朝的没玉村,爹是县衙小吏,俸禄低但凑合咸鱼。然而在乡野间皮到六岁时,他娘告诉他,在京城有个跟他订了娃娃亲的未婚妻。他娘还说,未婚妻家里是当朝四世三公的侯门......

三六九龄言情连载

穿成武官之子的科举路
穿成武官之子的科举路

【本文将于10月26日周三入V,届时三更,请大家继续支持。】卫景平穿越了,穿成了一个卸甲的从七品武官之家的老来子。他上面有三个亲哥哥,大哥擅射,一把弯弓百步穿杨,吓得山里的大雕连夜叼着崽儿搬家......

三六九龄言情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