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时的更漏声里,李济安用银针挑亮油灯。灯影在书生脸上晃动,照出他眼睑处细密的青纹——这是脾阳不足、水湿上泛之兆。老中医的指尖划过患者掌心,触感如抚冷玉,掌中"艮卦"位隐现青斑,正应《灵枢》所言"脾病者,唇色萎黄,掌中青寒"。

"何时开始畏食生冷?"李济安翻开《诊籍》,狼毫在砚台边轻蘸。砚中墨汁泛着淡淡药香,原是混了丁香、豆蔻的醒脾墨。

"去岁秋闱落第后..."书生话音突然凝滞,喉结滚动数次才续道:"常于寒夜独饮冷酒。"药柜深处传来窸窣响动,白术女子广袖微扬,一缕药气拂过书生眉心,现出隐隐青痕——此乃肝木横逆犯脾之相。白术的玉秤发出轻响,秤盘上的星点对应着患者足太阴脾经的虚损程度。

人参自青瓷罐中化形而出,素手按在书生中脘穴:"此处寒气凝结如冰,当用甘温之品徐徐化之。"他指尖金芒流转,所触之处竟有冰晶融化的细微声响。参须探入虚里穴时,忽见书生胸中一团灰白气旋,正是《金匮要略》所述"心中痞坚,气结在胸"。

"何须这般温吞!"干姜红衣翻卷如烈焰,跃上诊台时带起阵阵热浪,"待我三味干姜入腹,保他半刻钟内..."话音未落,白术的药秤已横在他颈间:"姜君细看患者唇纹。"

众人凝目望去,书生干裂的唇纹间竟渗出丝丝血珠。甘草童子轻叹一声,将冰糖化水涂抹其上:"此乃阳虚不能化津,若骤用大热,恐成涸泽而渔。"说着转向李济安:"先生,甘草愿以甘缓之性制衡姜兄燥烈。"

老医师以三棱针轻刺书生四缝穴,挤出的黏液清冷如泉。他执笔在宣纸写下:"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忽又笔锋一转:"然此证兼有情志郁结,木不疏土。"药柜东侧青黛罐微震,却是柴胡欲出,被人参以参须轻按:"此时中焦虚寒,当先建中州,后调肝木。"

干姜闻言,周身火气稍敛。他指尖燃起苍术色的药火,在书生足三里穴外三寸处悬灸:"先通此'脾俞魂门',助中焦气机旋转。"艾烟在空中凝成太极图案,白术趁机将药气注入书生三焦膜原。

李济安提笔定方:"人参五钱为君,补益中气;干姜三钱为臣,驱散寒邪;白术三钱为佐,健脾化湿;甘草二钱为使,调和诸药。"四味药材化作流光入壶时,壶中竟现"地天泰"卦象——下乾上坤,阳气升腾而阴气沉降,正合"辛甘化阳"之妙。

煎药时,人参端坐壶盖督阵,参须如琴弦般调节火候;干姜化作赤龙盘旋,将自身辛热之气缓缓释放;白术凝水为镜,映照药液在经络中的运行;甘草则不时投入晶糖,化解过亢的药性。药香渐浓时,壶中响起《黄帝内经》的诵文:"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三更时分,书生饮下头煎。药液入腹如春阳融雪,中脘处寒气渐化。干姜在药渣中显形,见患者足太阴经泛起淡淡金芒,得意道:"我这一剂下去..."话音未落,白术突然扯住他衣袖:"快看手少阴经!"

只见书生小指末端的少冲穴突现赤点,正是心火被激之兆。人参立即催动参须,将过量热力引向足少阴涌泉穴:"阳药走窜,需以阴经为归。"甘草急忙化入饴糖,在药液中增添甘缓之力。四药相争相制间,终于达成微妙平衡。

五更鸡鸣时,书生呕出半碗冰渣般的痰涎。李济安把其脉象,已从沉细转为缓而有力,如春土初融、溪水潺潺。药柜中的茯苓轻声提醒:"脾阳初复,当防湿浊再生。"白术颔首,在《诊籍》添注:"来日若见头重如裹,需佐淡渗。"

---

芒种后第三日,蝉鸣撕开暑气。诊室窗棂上凝结着细密水珠,李济安正在研磨苍术,忽见书生踉跄入内。此次虽未着棉袍,却将葛布单衣裹得严实,额间冷汗浸透方巾,在案前晕开一片水渍。

"晨起如头顶扣瓮,耳中似有蛙鸣。"书生声音闷如瓮中,指尖按压太阳穴处。李济安观其舌苔,白厚如积雪覆地,舌边齿痕深陷如沟——此乃湿浊壅盛、脾阳被困之象。三指搭脉,濡缓似棉中裹沙,重按又现细弦之态,恰如《脉经》所言"湿脉如帛裹砂,时见涩滑"。

药柜西侧忽有蓝光浮动,茯苓仙子踏水汽而出。她发间别着淡蓝晶石,裙裾翻涌如浪:"先生,此证当利小便以开太阳。"素手轻扬间,书生足太阴经上浮现数处水光潋滟的阻滞点。

干姜自朱砂罐中腾起,红衣沾满盛夏暑气:"区区湿邪,我加至四钱便可蒸化!"他指尖火星溅落,竟将诊台熏出焦痕。白术广袖翻卷,药秤横挡在前:"姜君不见患者手少阳经已现郁热?"众人望去,果然书生无名指关冲穴泛着暗红。

人参参须轻点患者中极穴,水中忽现漩涡:"三焦水道壅塞,若强用辛热,恐成釜底沸扬。"他转向茯苓温言道:"还请仙子以淡渗之法,导湿浊从膀胱而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济安在方中添入茯苓三钱,又减白术半钱。药灵入壶时,干姜的火气被茯苓水雾包裹,竟在壶中凝成细雨润泽之象。白术趁机将苍术药气混入,于蒙蒙雨雾间辟出燥湿通路。壶壁渐现《素问》"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的古老铭文,药液在阴阳交泰中化作琥珀色泽。

三日后复诊,书生头重稍减,却添了小便频急之症。李济安观其舌苔由白转淡黄,脉象濡中带滑,抚掌笑道:"此乃湿邪松动之兆。"言罢以银针刺其阴陵泉穴,挤出的黏液浑浊如米泔水。茯苓见状蹙眉:"中焦运化未复,当防湿去热留。"

药柜暗处忽有异动。麦冬在玄参罐中悄然舒展叶片,她注意到书生舌根处隐现朱砂细点——这是阴液暗伤的征兆。正当她要出声提醒,却被干姜腾起的药气遮掩:"既已见效,何不加我至五钱?"白术急忙以药秤相阻,秤杆却在争执间"咔"地裂开细纹。

当夜煎药时,异变陡生。干姜乘白术修补药秤之机,私将药量增至四钱。壶中骤起白雾,灼热水汽竟将壶盖掀起。人参参须急忙缠绕壶身,却见药液表面浮起细密血泡——此乃燥热伤络之象!甘草童子情急之下跃入沸腾的药汤,以自身甘缓之气化开灼烈,发间玉冠却被蚀去半边。

"姜兄可知'壮火食气'之理?"人参难得现出怒容,参须化作金索捆住干姜。白术捧着破损的药秤叹息:"湿邪黏滞如油入面,岂能求速效?"她将残余药液倾入铜盆,盆底竟结出霜色结晶——这是未被运化的药毒。

李济安闻讯赶来,见状取来粳米半升,投入重新煎煮的药汤:"稼穑之甘可护胃气,谷精之液能载药毒。"又添灯芯草三茎,引上焦浮火从小肠而出。众人方知《伤寒论》"理中者,理中焦"的深意,非单指温补,更重在调节升降气机。

五更时分,书生饮下汤药后突发战汗。额间冷汗竟在锦帕上凝成六瓣霜花,此乃寒湿化尽、阳气来复之吉兆。然细观其掌心,劳宫穴处隐现朱纹——此象本该见于惊蛰阳动之时,却在盛夏显现,恐是阴分已伤,虚阳暗浮之端倪。

茯苓凝水为镜,照见书生足少阴经有细微裂隙:"今虽湿去,然肾阴如久旱之土。"她望向正在修补药秤的白术,欲言又止。此时窗外惊雷乍响,震得麦冬叶片簌簌,似在预示秋燥将至的危机。

---

寒露那日,檐角铜铃在燥风中叮咚作响。书生跌进诊室时带起满地枯叶,唇上燎泡溃破处结着琥珀色血痂,十指焦黄如熏——此乃《医宗金鉴》所述"阴火上冲,熏灼三焦"之相。李济安掀开他衣襟,见膻中穴处肌肤隐隐透出朱砂纹,形如火焰升腾。

"前日诗会贪食炙肉,又饮了三盏热酒..."书生话音未落,喉间突然呛出青烟,空气中弥漫着焦苦之气。甘草童子急忙化蜜水润其咽喉,却见药液入口即沸,在舌面蒸起细密水泡。

药柜剧烈震动,麦冬仙子破窗而入,素手撒落清凉露珠:"速取妾身甘寒之性救其津液!"她发间玉簪化作数道寒泉,直指书生劳宫穴。岂料水汽甫触肌肤,竟在穴位处凝成白霜——此乃阴火遇寒反炽的格拒之象。

干姜自朱砂罐中踉跄现形,周身火星乱溅:"怎会如此?我分明已减至两钱!"他掌心烈焰忽明忽暗,映出患者舌面红绛无苔的凶险之相。白术扯断腕间药草,草汁滴入脉枕竟嗤嗤作响:"阳损及阴,龙雷之火失于潜藏!"

人参参须探入书生关元穴,忽见丹田处金芒黯淡如风中残烛:"此非实火,乃少阴真阳浮越。"他眉心金纹骤亮,药柜底层的龟甲应声而裂,浮出《伤寒论》"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的斑驳字迹。

"此时若用苦寒直折,必致阴阳离决。"李济安取来新粳米半升,在石臼中细细研磨:"取中焦甘平之土以伏火。"米浆倾入药壶时,麦冬的寒泉与人参的金芒竟在壶中结成太极,白雾间隐现"地火明夷"卦象——离下坤上,正合阳入阴中之理。

药灵们再度入壶时,干姜将烈焰凝成金丝,缠绕于麦冬的寒泉之外;白术以苍术药气织就罗网,防止阴寒直趋下焦;甘草则化入饴糖,在阴阳交界处筑起缓冲之堤。壶壁渐现《景岳全书》"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的烫金小楷,药香中竟带出些许稻花清芬。

五更服下汤药后,书生掌心朱纹渐褪。然李济安把其尺脉时,忽觉脉管深处有冰棱滑动——此乃真阳未固、虚火暂伏之象。麦冬欲言又止,瞥见窗外柿子树梢挂着薄霜,终究化作叹息融入晨雾。

七日后复诊,书生满面红光,自述晨起唾中带金。白术药秤轻触其承浆穴,秤星忽现错乱:"此非吉兆,乃'金实不鸣'之危!"众人惊视舌下,果见金津玉液二穴渗出金属光泽的津液——此系过用甘寒、真阳被遏之兆。

"速取肉桂引火归元!"人参参须暴涨,却探入空荡的桂皮罐中。干姜突然长笑,发间赤玉簪寸寸崩裂:"何须外求?某家本源乃釜底薪火!"说罢竟自断一指,赤红药晶坠入药壶,满室骤起龙吟之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泡菜中文网】《我有一本进化图鉴[御兽]》《国医》《玄鉴仙族》《1979黄金时代》《轮回乐园》《种花家的兔子[星际]》《沼泽领主:我有情报系统》【荣耀小说网】【奇热小说网

大书迷【dashumi.com】第一时间更新《方剂杂论》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方剂杂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书迷只为原作者附子理中丸的小说《方剂杂论》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附子理中丸并收藏《方剂杂论》最新章节。
轮回乐园
轮回乐园

苏晓签订轮回契约,进入各个世界执行任务。他曾目睹一个世界崩灭为尘粒,也曾与被遗忘的王者持刃而战。暗鸦在低语,黑渊下巨兽咆哮。欢迎来到,轮回乐园……

那一只蚊子 连载 2152万字

娱乐春秋
娱乐春秋

架空异界,武道百家。现代人告诉他们,除了修行,还有很多方法可以得到你想要的东西。要做江湖上人人追捧的少侠?嗯,这个简单,只是要看你的诚意……比如让你师妹来喝杯酒?子曰:穿越莫只苦修行,人家土著没你行?天作棋盘星作子,知识就是金手指。又云:穿越一世不推土,不如回家卖红薯。江山百色尽妖娆,何必较劲逆天高。

姬叉 连载 285万字

民国投机者
民国投机者

在中国出生,在美国长大,嗯,好吧,好吧,就是穿越这样的老套故事。这是我的第一部小说,如果您认为写得好,请投我一票,如果您认为写得差,请指正。读者群:黄埔军校第一期55374701(招生中)黄埔军校第二期81036724(已满)黄埔军校第三期33045967(已满)黄埔军校第四期85625983(已满)黄埔军校第五期894

有时糊涂 全本 835万字

泼刀行
泼刀行

国术、民俗、志怪、禁忌、朝堂、江湖、宗师、斗法、过阴、出马、请神、傩戏、密教、长生…江湖路,三教九流,五花八门。玄门中,民俗怪谈,千奇百怪。这是个喧嚣的时代,危险与机遇并存的时代。李衍横刀而行,终将诸邪辟易,百无禁忌!

张老西 连载 169万字

仙工开物
仙工开物

火山中,先贤大能遗留的机关仙宫,渴望着后继者。母亲舍命争取,获得仙宫宝印,临终托付宁拙。我佛心魔印!渡己为佛,渡人成魔。掌印者,轻刻心印,驭机关若羽。众人御之,神疲意重;宁拙则以一纵万,轻盈若舞。宁拙:“娘,孩儿一定不负您的嘱托,取得那仙宫!”正是:仙偶通灵秘,工巧合至理。开宇出新境,物华与天齐。古钟传法度,月下舞清辉。真身具万象,人间谁与敌!

蛊真人 连载 73万字

[其他] 异能古董商 元宝
[其他] 逆天武仙 码字的鱼
[其他] 超级附身 上帝是小宅
[其他] 真综漫无双 水果布丁G
[其他] 拳皇异界召唤 横扫天涯
[其他] 学园都市的御坂姐姐 咲夜姬
[其他] (ABO)阳澄湖帝王 superpanda
[其他] 邪恶使徒 木乃衣
[其他] 西游往生录 卧薪尝丹
[其他] 大炼师 西疯马
[其他] 大唐逐鹿风云 玉爪俊
[其他] 笑傲江湖之大漠狂刀 目自翕张
[其他] 熊猴子的作死日常 空知猴子
[其他] 赤与蓝的初始 西行寺夕夜
[其他] 远坂家的叛逆 白兰地加红茶
[其他] 死亡游乐场 飘零幻
[其他] 重生赛罗奥特曼 发个黑色如风
[其他] 宦海沉浮 舍人
[其他] 幕末生活笔记 路人三号
[其他] 口袋萝莉 神巫六六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大书迷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大书迷

本页面更新于2025-04-24 0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