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黑枪小三口》转载请注明来源:大书迷dashumi.com

就被李秀想办法都合进了包里。

入了夜,三人按看好的方向躲躲藏藏又走了一夜,深一脚浅一脚的,实在累了,就勉强找个地方休息,结果一眯就到了天亮。

这片地方周边没什么人带枪的人活动,三个人就抗着累和饿赶紧往南走,贴着一个大镇子的边上往山脚赶去。

在下午的时候找到了一个可以搭窝棚又隐蔽的地方,三个人好好休息了一下。

怕烟引来人,等到晚上才点火,把火头掩了又掩,挡的四面看不到火光时才开始做饭。三个人终于吃上了热乎乎的东西,肉是没有了,只能吃罐头配大米饭。

好好休息了一夜,再继续往南潜行。

第四十九章弹药肚兜的来源

路上,王南拿着两把匣子枪翻来覆去的比划,在路过一个小水泡子时,终于把大木盒子丢了进里。

这东西他用着很鸡肋,匣子枪在需要驳接上木盒子射击时的距离威力不大,不能一枪毙命,这正是王南忌讳的事儿,所以他宁可远马枪近手枪。

王南腾出胸前的包,把两把匣子枪和挂上子弹的梭子与散弹都放在里面。他想如果能枪挂在这里就好了,子弹也放在这里就更方便了。

把刚才想出来的对两把匣子枪怎么放的想法跟李秀说了下:胸前挂个弹药袋子,上下两排,每排各有三个前盒大小的袋子,在下排的袋子外面,用弹药带子做一个能卡住匣子枪的枪套。

李秀问弹药袋子是什么样的枪套又是什么形状的王南说了半天也没说明白,这只他的想法,落到现实还有距离,只好拿着胸前挂的包比划。李秀苦思冥想了半天,二丫就在边上小声提醒她,她听了便笑,对王南说:“二丫说就是把肚兜放在外面再缝些袋子”。

王南说:“就要上面挂脖子上的和系腰上的带子,别的不要”。

两个女孩子想到王南也要用肚兜就偷偷暗笑。

王南也有点不好意思,想了想说:“先做好这个子弹袋子吧,到时再试怎么放匣子枪”。

肚兜挂口袋倒是中国人的服饰传统,改成挂子弹,挂枪,也是合情合理顺势而为,换个外国人的脑袋怕是要拐上几十个弯才能折腾出来。在中国传统服装衣饰的演变中,中国人到清代,男人才不怎么穿肚兜,男性的内衣慢慢的以对襟小衫为主,等到民国时女人们的内衣慢慢的也开始西式化,穿戴肚兜越来越少,再到后世也只有小小的婴儿才套个肚兜上拍几张照片。肚兜除了当工艺品已经没有了实用价值,成为了祭奠传统文化的一个小符号。

路线的前方就是巴彦县,是最早那批关内移民建立的一个小镇子。

这时日本人还没有占领巴彦县,可王南没心情进县城,李秀已经开始吹来一股股的枕头风,想安定的生活。三人衣食暂时无忧,还是快些到哈尔滨过上新生活吧。何况这一带已经看到不少义勇军的人在活动了,王南没心情搭理这些人,李秀也一个劲的说快点过江,三个人就一路隐形急走,绕过了巴彦县,直接到了松花江边上寻找渡口过江。

可松花江弯弯绕绕,江中岛屿沙滩众多,也不是哪里都合适当渡口。三人只好沿着江边向西一路走一路看,走了十来里也没有看到一个渡口。

快到晚上了,三个人只好跑到临近的江边的小屯子去打听,这才知道还得往西走上十几里地。

这一夜就在江边找了两个干土坑将就着休息了,第二天上午才找到了那个渡口。

守船的有两个人,船家天天操劳在江上,显的很老,带着个半大孩子就躺在江边不远处的窝棚里,一条不大的帆船落了靠在江边上。

听到三人要渡江,老船家看着他们身上的枪说日本人已经有小火轮在江上巡逻了,时不时会截住渡船搜查。三个人要是带着枪过江,最好是早上和晚上。

天色还早,除了他们三个人也没有人过来坐船,几个在就在小窝棚这里闲聊起来。

老船家很健谈,先是奇怪王南三人一男二女的组合,又问起他们的枪是怎么来的。

等知道他这满身都是打死日本人搞来的,就显的十分兴奋。开始给王南讲他听来的哈尔滨城里中国人的惨状,激动之处手舞足蹈的咒骂小日本子是畜生,听的王南三人有些沉默。

中午的时候,王南就让李秀和二丫做大米饭,比往常多放了一倍多的米,还开了几个罐头,与干菜混着放进到了大米饭里,请船工和他那侄子一起吃。

不算丰盛的大米饭,三个人吃了一些就在那里看着老船家和半大孩子狼吞虎咽把锅底都打扫的干干净净。老船家有些不好意思,解释着说差不多一年了,兵来兵往的,船钱都不够饭钱,这是一年来第一次吃了顿净大米干饭还有肉。那个半大孩子到了耋耋之年还念念不忘他这顿记事以来最豪华最奢侈的一顿饭。

到了傍晚时,船家两人送三个人过了江。

渡口这段的松花江很宽也很平稳,夕阳撒在江面上,一片宁静。

可宁静的背后,是老船家东张西望的查看江面,王南也马枪放在了手上。

到了对岸,王南给船钱时,老船家不要,说:吃了你们一顿大米饭,已经很值当了。你们杀了那么多日本人,也值俺们俩出把力气,船钱不能要。

王南想了想,收回了钱,却拿了把步枪和两包子弹给了船家,让船家拿去卖给中国人。反正在进哈尔滨前两个女孩子身上的步枪都得处理掉,送给老船家这样有骨气的中国人是最好的选择。

老船家不要船钱,却很高兴的收下了枪和子弹。用他的话讲,这枪拿回去,起码能保护下屯子里的人不受乱兵的祸害,他替屯子里的父老乡亲感王南了。

二丫在一边直冷哼,李秀不解,随后两个人低语了几声,李秀也就拉着王南挥手而去。

这种看似因为道义不要钱,却能得到更多的手段,农村里其实是很常见的,越是手脚大方的人越能遇得到这种事儿,后世甚至有句话说免费的东西最贵,还形成了各种套路。直到两个女孩子在身边把这中的猫腻嘀咕出来,王南才算明白。

按老船家之前的说法,到了对岸离哈尔滨还有40里地,江边不大好走,可以往南绕过小山再向西走。

过江了三个人先在山脚下找个了地方搭起窝棚。离哈尔滨越离近,越容易碰到日本人或者汉奸,李秀都在想着是不是在这里住上两天缓缓几天来的奔波疲劳,等歇好了再慢慢往哈尔滨走。

在搭蚊帐时,李秀把两个蚊帐又合在一起。

晚上好好做了顿米饭吃,王南把枪支都保养了一下,这才钻进窝棚里睡觉。

这回王南没有让胳膊受累,只是第二天早上起来时,却看到李秀没有睡好,见到王南盯着她看,她又有些小生气又有些小得意的说王南:“你手老是动什么动”王南揉了下被压酸的胳膊只能抱以嘿嘿傻笑。

二丫撇着嘴去开始生火做饭,等早饭吃过后,三个人却又收拾好开始赶路,哈尔滨就在眼前了,对未来的期盼让人有些急切。

顺着山间小路向南走了几里地,老远就听到山坡上有日本人说话的哇啦哇啦声。

王南向后摆了几下手,走到路边把包放了下来,二丫就跑过来把王南的包接过去。

王南就把两把匣子枪留下来一把,另一把插在弹药带上,端着一把马枪慢慢向前靠去。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王清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书迷dashum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抗日之黑枪小三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书迷只为原作者王清谈的小说《抗日之黑枪小三口》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王清谈并收藏《抗日之黑枪小三口》最新章节。
娱乐春秋
娱乐春秋

架空异界,武道百家。现代人告诉他们,除了修行,还有很多方法可以得到你想要的东西。要做江湖上人人追捧的少侠?嗯,这个简单,只是要看你的诚意……比如让你师妹来喝杯酒?子曰:穿越莫只苦修行,人家土著没你行?天作棋盘星作子,知识就是金手指。又云:穿越一世不推土,不如回家卖红薯。江山百色尽妖娆,何必较劲逆天高。

姬叉 连载 285万字

泼刀行
泼刀行

国术、民俗、志怪、禁忌、朝堂、江湖、宗师、斗法、过阴、出马、请神、傩戏、密教、长生…江湖路,三教九流,五花八门。玄门中,民俗怪谈,千奇百怪。这是个喧嚣的时代,危险与机遇并存的时代。李衍横刀而行,终将诸邪辟易,百无禁忌!

张老西 连载 169万字

天倾之后
天倾之后

我们的世界被污染了。超凡生物的出现,鬼怪的传说,修行与进化,奇物与术的碰撞,跨界的大门被打开,有人争渡,有人逃离......这一切的开端都在天倾之后。

佛前献花 连载 224万字

凡人修仙之仙界篇
凡人修仙之仙界篇

凡人修仙,风云再起时空穿梭,轮回逆转金仙太乙,大罗道祖三千大道,法则至尊《凡人修仙传》仙界篇,一个韩立叱咤仙界的故事,一个凡人小子修仙的不灭传说。特说明下,没有看过前传的书友,并不影响本书的阅读体验,但感兴趣的书友,也可以先去看看《凡人修仙传》,再来看本书哦。

忘语 连载 686万字

横刀夺爱
横刀夺爱

spanstyle=color:#6f6f6f晋江人气金榜vip2015.1.15完结总书评数1309当前被收藏数2221/spanspanstyle=color:#6f6f6f男朋友被抢了之后,spanstyle=color:#6f6f6f小三她哥化身忠犬缠着她……/span/span&l

无影有踪 连载 229万字

民国之国术宗师
民国之国术宗师

真实的国术!真实的国术圈!真实的国术大师!书写真实的国术魂!书友群:696547552,用于书友交流国术、讨论剧情。

王清谈 其他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大书迷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大书迷

本页面更新于2023-11-18 07:4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