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大书迷】地址:dashumi.com

阳市、弋阳郡今河南光山县、齐郡今山东济南市的隋朝将吏也纷纷举城向李密投降;甚至包括已经称王的几大义军首领,如窦建德和朱粲等人都忙不迭地派遣使节去晋见李密,表示归附之意。李密随即任命朱粲为扬州总管,并封他为邓公。

就在瓦岗军攻克黎阳仓的同时,以王世充为首的第二批隋朝援军也已在东都完成了集结。九月十一日,越王杨侗命部将刘长恭率东都部队,与庞、王世充等部共计十万人,大举进攻李密据守的洛口。

隋军与瓦岗军就在洛水隔河对峙。

杨广从江都发出了一道诏令,命所有讨伐李密的部队皆受王世充一体节制。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密和王世充就在东都附近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和消耗战

就在他们打得热火朝天、难解难分的时候,李渊已经悄然入关了。

长安城的末日

李渊进入关中就像蛟龙游进了海。

他所受到的欢迎和拥戴连他自己都始料未及,基本上可以用“盛况空前”来形容。史称其“舍于朝邑长春宫。三秦士庶衣冠子弟、郡县长吏豪族、弟兄老幼,相携来者如市”大唐创业起居注。

当了这么多年的帝国高官,他被人们大力追捧和热烈欢迎也不是头一回了,再怎么热闹的场面他也见识过。

可这一回却有所不同,除了热闹之外,李渊发现人们仰望他的目光是他从来没有见过的。

他依稀记得,过去人们只把这种目光投给杨坚,曾经有一段时间也把它投给了杨广。

而现在,成百上千个在乱世中找不到命运方向的关中士民则像一群迷途的羔羊一样,把一种渴望获得拯救的目光齐刷刷投到了他的身上。

说老实话,李渊很喜欢这种目光,被人视为救世主的感觉真好。

屈突通得知李渊已经渡过黄河直扑长安,立刻命鹰扬郎将尧君素坚守河东,然后亲率数万精锐南下潼关,准备经蓝田驰援长安。

可是刘文静早已按照李渊的部署挡在了他的必经之路上。

屈突通抵达潼关时,原驻守在此的隋将刘纲早已被义军斩杀,潼关已经陷落。屈突通在此遭遇了刘文静的顽强阻击。双方相持月余,屈突通始终不能越过潼关半步。最后屈突通命部将桑显和夜袭义军营寨,刘文静仓猝应战。双方混战至次日凌晨,隋军连续攻破了义军的两座营寨,只剩下刘文静的一座大营还在坚守。桑显和随即率部对刘文静的大营发起更为猛烈的进攻,好几次都险些将其攻破。混战中刘文静身中流矢,将士们顿时士气大挫,最后这座堡垒也已岌岌可危。

可就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隋军的攻势却忽然停了。

因为桑显和发现士兵经过一整夜的鏖战之后都已精疲力竭,所以传令部队暂停进攻,先吃早饭,准备等士兵们恢复体力后再对刘文静发起最后的攻击。

很显然,桑显和认为自己已经胜券在握,不差这一顿饭的工夫。

可他错了。

他低估了义军的反击能力,对形势的判断也过于乐观了。就在隋军生火做饭的短暂间隙里,负伤的刘文静已经调整了兵力部署,分兵潜入已被攻破的两个营寨,杀死隋军哨兵,重新夺回了阵地。

刘文静是想据险而守,尽量拖延时间以待援兵。

此时的他绝对不敢奢望自己能反败为胜。

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再次出乎他的意料,隋军还没吃完饭,一支义军却鬼使神差地出现在了隋军阵地的后方。他们并不是援兵,而是一支只有几百人的四处巡弋的游骑兵。可谁也没料到他们竟然会在这关键时刻“游”到了桑显和的背后,并且对毫无防备的隋军发起突然袭击。面对这支从天而降的敌人“援兵”,隋军士兵顿时惊慌失措、阵脚大乱。与此同时,刘文静抓住战机,下令士兵从三个营寨同时出击。隋军大败,或死或降,基本上全军覆没,桑显和险险逃过一劫,只身逃回大军驻地。

桑显和功败垂成并且损兵折将无数,令屈突通大为懊丧。前面的去路被堵,后面的根据地被围,屈突通彻底陷入了进退两难之境。

他意识到长安的陷落已经不可避免,而隋王朝覆灭的日子也已经屈指可数了。可他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既不能挽狂澜于既倒,也无力扶大厦之将倾。屈突通感到了绝望。

随后的日子,义军不断遣使劝其归降。屈突通仰天恸哭,说:“吾蒙国厚恩,历事两主,受人厚禄,安可逃难唯有一死而已”那段时间,他经常摩挲自己的脖颈,慨然长叹道:“当为国家受人一刀耳”旧唐书屈突通传李渊多次招降不果,最后找到了屈突通的一个家童,命他前去劝降。结果那人不但没有说服屈突通,反而被他一刀砍了。

当一个庞大的帝国轰然倒塌的时候,任何试图阻挡的个人努力都注定是微弱的、渺小的,甚至是徒劳的。然而,当一个旧王朝业已分崩离析、人人自求富贵唯恐不及的时候,屈突通在绝境中所表现出的坚定与忠诚却无疑是难能可贵、令人钦佩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屈突通不愧是隋朝的忠臣。

然而,我们后面就将看到,即便是这样的忠臣,即便一直在努力和挣扎,短短三个月后,屈突通还是无可奈何地归降了李渊。

也许这就叫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也许这就叫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在隋末的历史大舞台上,在竞逐“隋鹿”的四方群雄中,李渊绝对可以称得上天之骄子。

因为他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所谓天时,也就是他起兵的时机把握得很好。如果太早,他有可能会像杨玄感那样成为最先烂掉的出头椽子;如果太晚,隋朝的大蛋糕就有可能被别人瓜分一空。而李渊起兵的时候,隋帝国的各方军队已经在野火燎原的大起义中陷入了各自为战的困境,再也无力调集优势兵力进行围剿,所以李渊的进兵就比较顺利。与此同时,西京长安尚未被任何一支义军占领,仍然向所有人当然也包括李渊敞开着,李渊在这个时候起兵并抢先入关,占据关中的形胜之地和长安的政治制高点,其时机可谓把握得恰到好处。

所谓地利,也就是李渊得到了太原这块宝地。这个地方是“陶唐故国”,与李渊的爵衔相契,所以从精神上给予了李渊莫大的鼓舞和必胜的信念,而对于一个准备开创帝王大业的人来说,这样的精神力量是不可或缺的。同时太原又是一座军事重镇,能在兵源、军需、给养等各方面给李渊的起兵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坚实的后勤保障。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血腥的盛唐》转载请注明来源:大书迷dashumi.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血腥的盛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书迷只为原作者王觉仁的小说《血腥的盛唐》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王觉仁并收藏《血腥的盛唐》最新章节。
不装了,我是武神
不装了,我是武神

-正文完结,番外施工-当顾承意撕裂虚空,成为千百年唯一一个飞升之人时,他以为等待自己的会是新的挑战。然而睁开眼,见到的却是繁华的现代都市。——原来自己原先身处的世界,不过是一款游戏,而他只是游戏内的一名NPC。顾承意:毁灭吧,累了。顾承意彻底放下执念,开启了自己的摆烂人生。以前没有享受过的,通通都要享受一遍!在这个新的世界,他学会了追剧,玩游戏,炸鸡零食早晚不带停,昔日的八块腹肌也日渐平整……哦,

林风早 全本 4万字

嫁给铁哥们
嫁给铁哥们

衣落成火 连载 307万字

猎户家的乖软小夫郎
猎户家的乖软小夫郎

【全文订阅只需一杯蜜雪冰城钱,请支持正版!看完的宝宝可以帮我评个分吗!】顾柳是顾家村人见人夸的哥儿,家中活计一把好手性子也乖巧,然而他那黑心后娘为了点银钱,竟要将他嫁给邻村的泼皮癞子做妾。百般反抗无果,顾柳万念俱灰,寻了一条白布入山欲要轻生,却被一个猎户救下。那猎户生的高大魁梧,那一身狰狞的伤痕更是看的顾柳直发怵,谁料那猎户在听了他的事以后竟愿意出钱娶他!顾柳抹了泪,红着脸看向那高大的猎户:他这么

折酒三钱 全本 3万字

穿越当县令
穿越当县令

纪楚一朝穿越,穿成即将上任的小县令。他出身耕读人家,全家十几口人供他念书,念到如今已经二十载。不好再给家人添麻烦,原身考上功名便匆匆参与遴选。无根基无人脉的原身被派往匪乱频生的边关任职。本以为此生再也......

桃花白茶 连载 6万字

重生之长孙皇后
重生之长孙皇后

已完结文:重生之富察皇后,重生之卫子夫,康熙重生追后记,扶小苏的日常,有兴趣的小伙伴都来看看吧。昔年花开花落,从隋到唐,她这一生算不得长,三十八载岁月,幼年丧父,与兄相依为命,稍年长嫁秦王,掌一府之责,却是看着他大风大浪,刀枪剑雨中走来,他带回了一个又一个的女子,直至兄弟阋墙,武德斡旋,玄武政变,他成为了至高无上的帝王,母仪天下,她亦是一跃成为了这世间最为隆宠的女子。她原以为这一生可以互爱互信,相

风曾 连载 42万字

血腥的盛唐5:盛极而衰,安史之乱
血腥的盛唐5:盛极而衰,安史之乱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血腥的盛唐》,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

王觉仁 历史 连载

血腥的盛唐2
血腥的盛唐2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

王觉仁 历史 连载

大唐兴亡三百年(畅销书《血腥的盛唐》全新改版)
大唐兴亡三百年(畅销书《血腥的盛唐》全新改版)

权威、畅销、好看的大唐全景式历史读物!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

王觉仁 言情 连载

血腥的盛唐3
血腥的盛唐3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

王觉仁 历史 连载

血腥的盛唐4:走向开元盛世
血腥的盛唐4:走向开元盛世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血腥的盛唐4:走向开元盛世》,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

王觉仁 历史 连载

血腥的盛唐7:大结局·盛唐结局是地狱
血腥的盛唐7:大结局·盛唐结局是地狱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血腥的盛唐》,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

王觉仁 历史 连载

血腥的盛唐6:藩镇割据,隐患爆发
血腥的盛唐6:藩镇割据,隐患爆发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血腥的盛唐》,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

王觉仁 历史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大书迷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大书迷

本页面更新于2023-11-17 02:22:31